业内资讯

双赢还是成仇?奶粉厂家和渠道的爱恨情仇

导读:“利润高、动销快”曾一度是母婴店选品时的重要参考维度,尤其是在与奶粉厂家的合作上,这一需求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

作者:新母婴店


3,8 1.jpg


双赢

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当然,用这话来形容当下奶粉厂家与渠道的关系或许稍显过分,但客观来讲,“利”字始终是避不开的话题。


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利润高曾是渠道在奶粉选品上的第一标准,比起品牌力、消费者口碑等,利润占比更高的中小品牌奶粉也更多的被母婴店主所选择,并与大通货奶粉一起摆在了货架上。而拿到利润的前提是要卖出去且量要大,于是发展了一段时间后,“好卖”也成了必选项,我们可以看到,当动销成为母婴店主的最新需求时,市场上的一众奶粉品牌纷纷开启强势赋能模式,帮助母婴店做落地动销。以海普诺凯为例,在提供极致产品的同时,更是瞄准全国一线的母婴导购,通过“犇跑吧!海普臻选官”2021海普诺凯超级卖手臻选计划帮助他们丰富营养知识、提升服务和销售技能,实实在在助力门店动销。


在我们走访山西母婴市场时,谈及更愿意和什么样的品牌进行合作,多个母婴连锁老板分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。山西忻州一位连锁老板表示,“我希望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提供长期且稳定的持续支持”;运城某母婴连锁老板也表示:“我觉得一个好的奶粉品牌,一是上游厂家、经销商能给到渠道足够的支持,例如赠品投入、活动推广、持续不断的政策支持等,二是一定要做好控货、控价、控区域。”


同样地,在我们近期走访贵州母婴市场时,也有渠道向我们反映说,“对于零售店来说,我们只会选择有实力、能“活着”、能长期合作的品牌,它们在我们才在。”


不难看出,无论是在哪个区域,母婴渠道对于品牌诉求几乎是一致的,有实力、能提供长期且稳定的支持以及控货控价控区域。而一句“他们在我们才在”更是将渠道和厂家的合作关系融为一体,虽各自逐利而来,但互惠互利或是不错的双赢局面。


成仇


当然,换个角度来讲,双赢一旦变成双输,渠道和厂家就可能要反目成仇了。


一方面,奶粉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,消费者认知不断迭代,优化选品是渠道必须要做的事情。我们都知道,渠道最不能忍的就是业绩烂,帮你把产品夸成花,但运作起来发现一罐也卖不出去,这个时候显然渠道要择优而栖,如果碰巧遇到敷衍了事的厂家,那可要伤了渠道的心。在走访贵州时,贵州一母婴连锁老板向我们坦言,“以前我们代理30多个奶粉品牌(包括一二三线品牌),疫情之后调到十几个,现在已经不到10个,二三线品牌已经不做了,但一个品牌会做多个系列。”显然,大幅缩减奶粉品牌背后的逻辑想必是一致的,无非是没人买、没利润拿、对品牌未来发展不抱期待。


当然,提起“成仇”,那显然是避不开行业诟病之“窜货乱价”。江苏一母婴渠道直言,“对于我们这种体量不大的连锁来说,按照正常的供应渠道来走的话,价格仍旧是高于那些窜货的,就比如,某款羊奶粉我预付打款8万品牌方给到我的价格是225元一罐,但外面窜货的单罐只要205元包邮,本来这家品牌是主推,现在是完全要放弃它了。”同时,贵州一连锁老板也向我们反映,“某款奶粉做开始做得还不错,属于我们的第一梯队品牌,但是品牌方不好好控货控价,最后门店被一件代发给破了,我们拿到的价格比窜货的价格还要高。”


当窜货把门店系统的主推品牌摧毁了,渠道对于厂家的态度可想而知,虽称不上是苦大仇深,但显然自此再也没有了合作可能。一个个奶粉品牌早已深知线下的乱价窜货不仅让母婴渠道深受其害,更会对自身的品牌力造成一定影响,因此都在极力控区控货控价,但与此同时,也有渠道向我们反馈称,“稳价盘的口号还是要喊的,不然没人敢接,经销商和门店还是需要信心的。”


那么纵观市面上的一众奶粉品牌,我们发现,海普诺凯确实将控货控价放在了品牌战略层面上。据悉,在海普诺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业务启动大会,海普生物总经理刘育标强调称,“现下,市场无序竞争空前激烈,在此混战阶段中,控货稳价,是我们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,大家需要继续深度拥抱合作伙伴,保证合作伙伴的可持续盈利。“


事实上,在我们多次走访线下母婴市场时,“奶粉生意难做”这个话题总是被反复提起,短期内这一问题或很难解决,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渠道和厂家的共同发力下,奶粉生意仍大有可为。


文章来源:母婴行业观察